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资源 > 高中 > 高考 > 语文 > 正文

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(新课标卷)解析
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2-10-28 14:52:28 游览次数: 0 已有评论: 0
文章摘要:

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(新课标卷)解析1.下列关于书的表述,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【B】A.在汉...

正文:
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(新课标卷)解析


1.下列关于“书”的表述,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【B】
A.在汉语中,“书”既可以指文字符号,也可以是文字学的“六书”之“书”,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,所谓“书”就是书法。
B.在甲骨文中,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,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,可见汉字刚一出现,就有了“书”这一方面的要求。
C.在历史上,“书”与“金”、“石”与“画”并称,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,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。
D.真书书写方便,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,形成颜体、柳体等不同的字体,这些字体是依据“书”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。
2.下列理解,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[B]
A.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,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,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。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,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。
B.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,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。于是到了晋朝后,真书应运而生,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。
C.在古代,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,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,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。
D.在古代“书法”是指书写的方法,“法书”是指好的书法作品,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,都称为“书法”。
3.下列理解和分析,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[C]
A.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,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,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,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。
B.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,当时甚至没有“书法家”这一称呼,而到唐代书法大盛,流派逐渐增多,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。
C.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,所以北朝人所谓“尺牍素书,千里面目”,也就是今人所谓“见字如见其人”的意思。
D. 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,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,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、大官所写,才为世人所推崇。
二、古代诗文阅读(36分)
(一)文言文阅读(19分)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4~7题。
请下载附件:

今日热文

小升初半年倒计时 备考过程中要注意什么?
2012重庆中考政策“保送生”同样要中考
2012中招政策:各初中校不得将学生提前分流
中学“重文轻艺”现状严重 只因中考用不上

阅读排行榜

推荐下载

下载排行榜

Copyright© 2010-2012 Mingshie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明师教育 版权所有
粤ICP备0913448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