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资源 > 小学 > 奥数 > 年级奥数 > 小六 > 正文

小学生趣味数学题一百三十五(相减和相除)
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09-02-19 15:29:44 游览次数: 0 已有评论: 0
文章摘要:

有两个数,它们相减得到的差、相除得到的商,恰好都等于2。这是两个什么数?  知道,一个是4,一个是2。你看:  4-2=4÷2=2...

正文:

  有两个数,它们相减得到的差、相除得到的商,恰好都等于2。这是两个什么数?

  知道,一个是4,一个是2。你看:

  4-2=4÷2=2

  怎么知道的?

  直觉。这大脑里就像有个电视屏幕,一听见题目,屏幕上就闪出42来。

  一定是42?会不会有另外两个数也满足条件?

  这倒难说。算算看。

  根据商数是2,知道大数是小数的2倍。所以两数的差恰好等于其中较小的数。由此得到较小的数一定是2,较大的数一定是4。只有42满足条件,其他没有了。

  解答很顺利,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。

  现在做一点点很小很小的修改,把数字2改成3。题目变成:

  有两个数,它们相减得到的差、相除得到的商,恰好都等于3。这是两个什么数?

  大脑屏幕上有没有跳出什么数字?

  暂时没有。一改动数字,问题就复杂了,直觉不够用,要靠推理和计算帮忙。

  根据商数是3,知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3倍。所以两数的差等于其中较小数的2倍。由此得到较小的数是

  3÷(3-1)=1.5

  较大的数是

  1.5×3=4.5

  现在满足条件的两个数是4.51.5

  4.5-1.5=4.5÷1.5=3

  算法一样,只不过说起话来麻烦些。在平时,较大的数可以简称为大数,较小的数可以简称为小数。现在不行了,较大的数4.5和较小的数1.5都是小数,“较”字不能省,省掉就要闹误会,容易把数学术语“小数”和生活用语“较小的数”互相混淆。

  又通过一关。现在继续修改题目,把3再换成8,题目变成:

  有两个数,它们相减得到的差、相除得到的商,恰好都等于8。这是两个什么数?

  大脑屏幕上有没有反映?

  有反映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真真切切,一行式子:

\

 

  较大的数就不用算了吧?

  第三关又顺利通过了。最后还有一小关。继续修改问题,减少条件,变成:

  两个数相减的差恰好等于相除的商,这是两个什么数?

  答案是:很多,很多。其中最简单的一对是42。另外一对比较简单的例子是4.51.5。每一对都能由差和商的公共值完全确定。

  条件减少了,约束放宽了,答案就变多了。虽然多到无穷无尽,却也能够全部确定。确定的办法,其实就是一组常见的公式:

  较小数=差÷(倍数-1)

  较大数=较小数×倍数。

今日热文

小升初半年倒计时 备考过程中要注意什么?
2012重庆中考政策“保送生”同样要中考
2012中招政策:各初中校不得将学生提前分流
中学“重文轻艺”现状严重 只因中考用不上

阅读排行榜

推荐下载

下载排行榜

Copyright© 2010-2012 Mingshie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明师教育 版权所有
粤ICP备09134489号